首页 / 新媒体运营 / KOL VS KOC:不谈真假不谈结果,K啥都是耍流氓

KOL VS KOC:不谈真假不谈结果,K啥都是耍流氓

每当经济下行的时候,娱乐往往上行。广告费用下行的时候,概念泡沫就开始上行了。

最近前京东商城公关总监闫跃龙就抛出了一个概念,叫KOC(Key Opinion Consumer,关键意见消费者),说是“KOL老矣,KOC当兴”,貌似KOL(KeyOpinion Leader)已经过时了。

广告圈少女姜茶茶则以《KOC,没钱甲方的最大谎言!》一文作为回应,提到:“今!年!大!家!是!真!的!穷!啊!穷到大家开始造词了。”

的确,陷于KOL和KOC的概念之争,着实没太大意义。争论背后,其实是品牌方的焦虑:真头部KOL太贵了,其他KOL太水了,怎么才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KOL?

这或许才是KOC的出道原因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?在阿尚叔看来

1、找到真博主。抛开数据真假,K啥都是耍流氓。2、把博主当人,而不仅仅是媒介渠道。K啥不重要,以 K为中心才重要。3、参与者为结果负责。

一、抛开数据真假,K啥都是耍流氓

概念的作用有两个,一是认识世界,二是解决问题。但目前的KOC,除了虚晃一枪,包装一下自己,忽悠一下甲方,看不到其他任何作用。但最大的作用是,让更多人认知到了腰部KOL的价值。

在闫跃龙看来,KOL是专家,KOC是朋友,和粉丝距离更近,链接感和互动感更强,强调真实和信任。

二者的区分,更多是头部、臀部和脚底板部的区分,界限并不清晰。

我们姑且认可KOC这一概念,但正如网友留言所说,不想成为KOL的KOC不是好的KOC,KOL也是从KOC慢慢成长起来的,如果他们不够真实,没有赢得粉丝好感和信任,怎么能成长起来呢?只是,粉丝多了之后,每天成百上千条评论,KOL就做不到每问必答了。但这,并不代表她们丧失了真实、信任,不然,就没有铁粉一说了。

kol的水壶世界,灰色部分为刷量博主

在尚叔看来,KOL的世界,是立体的,更多人提到头部、腰部、达人和素人之分,姑且这么说吧。

但其实都是有魅力的人,他们:是动态的,有一天暴增百万粉丝的,有依靠内容稳步上涨的,也有一夜跌落神坛的。

是多元的,除了有不同行业的区分,还有赢取信任方式的区分。有的靠专业知识,有的靠情感链接,有的靠观点认同。粉丝链接的强度也有差异,互动量和粉丝量没有必然关系。KOL的世界更是鱼龙混杂的,有的数据是真实的,还有的注水严重,尤其是头部的KOL。尚叔之前做过城市号调查,发现近七成都有刷量嫌疑。

抛开数据真假不谈,K什么都是耍流氓。不是KOL过时了,而是选择KOL的人该去眼科瞧瞧了。在尚叔看来,真假博主的区分,互动类型的区分,粉丝粘性的区分,比KOL和KOC的区分更为重要。

二、不管K什么,都要以K为中心

新概念的生命力,在于能够提出新方案,能够更有效的解决问题。

有人留言,“那问题来咯,怎么找到koc,什么是koc筛选标准,怎么确保koc的真实性!”答案是,根本没有什么新方案,KOC发现、鉴别、筛选、合作的标准和KOL并无二致。阿尚叔的数据团队每天分析几百个KOL,数据刷量的博主,经不起几个指标的综合评估。我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,《拆解微博、微信公号、抖音和小红书的流量狂欢:如何甄别真假博主?》,我相信,看完这篇文章,几乎可以判断所有渠道的博主真假。

很多人上来就要资源列表,这种价值极低。如果不做具体的筛选和数据甄别,采购的不仅是蜜糖,还有定时炸弹。

当然,不同的品牌、不同阶段的品牌有不同的需求,不同的博主也有不同的调性,对应不同的人群,如果只看报价和表层数据,投放效果真的就是任人摆布了。

当然,投放效果和产品本身也有很大关系,如果是一个烂产品,特别是做虚假广告,做伪科学概念的产品,他们早点破产才好。见到这样的品牌,我是懒得聊得,只想让他们改邪归正。

一般情况下,阿尚叔的投放实验室,会严苛筛选品牌,如果资格审查、口碑调查、科学审查不行,会果断拒绝,因为他们配不上真实的KOL。

我是觉得,一个好KOL一定是一个负责任的把关人,如此,才能真正帮助优质的创业品牌成长。

很多人觉得粉丝量很重要,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,投放实验室一位不到5万粉丝的博主,从真实流量和真实转化上,能干翻一些MCN所谓的百万粉丝的博主。

他们知道刷点粉丝量,能够获得更多的合作,但是他们选择了拒绝。也正因为去伪存真的价值观,我们才越聊越嗨。

很显然,博主首先是人,是粉丝可以信赖的人,其次才会考虑她流量和内容的价值,她能有多少阅读、覆盖多大人群。

很多人觉得,现在稀缺的是流量,其实我觉得不是,稀缺的是可以信任的人、可以信任的流量载体。

KOL不是品牌的寄生者,而是与品牌共建信任的合作伙伴。再小的KOL同样有自己的品牌,这是在线广告投放的“新规则”。

没有“以博主为中心”的意识,还以“甲方爸爸”自居,那K什么都不管用。

三、一定要为结果负责

在阅读量注水严重的情况下,阿尚叔投放实验室试图为新锐品牌,提供一个共同探索的解决方案,用销量来评估传播效果,为结果负责,为ROI负责。

但认知上KOL不是销售员,但是在虚假流量肆虐的环境中,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评估流量真假的方式,那就是销量。

按照我对《新规则》这本书的理解,KOL是公关,是创意,是摄影师,是导购员……甚至还是半个客服,他是用户的把关人,是用户身边的消费顾问。

所以,销量评估,是甄别KOL真假的大半个试金石。

当然,KOL所谓的大小之分,并不是某些品牌方的眼中粉丝数量之分,在400元10万粉丝的大环境中,如果还以粉丝数量评估KOL大小,是非常可笑的。

某大厂投放,低于30万粉丝是要特别申请的,但往往品牌执行者为了免于内部繁琐的流程,选择湿淋淋的30万粉丝以上的大V,一些MCN机构的签约博主,也选择了猛提粉丝数。

这些湿淋淋的大V配KOL这个词吗?当然不配。

一些MCN弄一群看上去粉丝量大、转评赞高、阅读量牛逼的大号,打肿脸充胖子,一旦与真正评估KOL价值的品牌方合作,就只能剩下尴尬。如果遇见一个烂产品还好,能把他们彼此拖垮,早点让这些做虚假广告的品牌去死,造福大众。

但往往这些可控的湿淋淋的MCN旗下的KOL资源表,吸引了一些优质品牌,用形象撑起了品牌和KOL的一片玻璃天空。

但很显然,通过轻松获取的所谓KOL资源列表就想解决问题,简直就是笑话。

在一些乙方无法掌控的局面中,面对甲方一次又一次的改稿后,吐槽甲方成为了一种“性压抑”的表达。甲方则心想,如果你能为结果负责,我何必这么操心?

四、总结一下吧

KOC的概念引出了品牌方的投放焦虑:在流量更贵的今天,如何投放KOL,才能提升品牌与销量?

我要大言不惭的说一句:很简单,把产品做好,把眼睛擦亮。多用阿尚叔的甄别博主方法论,投放想差就很难。

作者:阿尚叔

本文来自网络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中观点不代表网推实训营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ixunying.com/5546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