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电商推广 / 小红书搞出新功能:名为小红心的评分系统

小红书搞出新功能:名为小红心的评分系统

来自小红书的新动作,让我决定拨开此前关于它的各种热门讨论,去看看他们现在的新动向——我对于这一品牌的了解一直局限于用户分享上,突然发现它想要做到的事情不止于此。

这个从美妆品起步、逐渐扩展到时装、酒店、旅行的生活方式分享平台,悄悄推出了名为小红心的评分系统。

小红心的定义很简单:基于真实体验购买用户的商品评分系统。在新的体系中,意见领袖不再被赋予特权,能参与投票的用户首先要对测评品类有过一定的消费,此外平台也会综合考虑用户在社区中对应品类的活跃度,只有通过这两层的筛选,才能参与投票;在无利诱导的机制下,每人一票。

当然,电商数据依旧占了相应的权重,但小红心并未给电商玩家任何返利与诱导的空间,所有的后台问卷都是由用户自愿完成。这一评分系统,最终会汇总生成一份名为小红心大赏的榜单。

在今天,B端(商家)的数据无不是C端(用户)景观的投射:但作为一个真实的消费者,最能反映我们真实需求的依旧是我们的购买记录。何况对于任何一个经过学院训练的量化消费行为研究者而言,五十万的样本量(本次小红心参与评分的人数)已经无限趋向理论饱和(theoretical saturation),也就是说,样本量已经足够充足,可以得到一个足够准确的结论。如果依旧有偏差,偏差的只能是算法模型、或者我们的人心。小红书也很清楚地认识到一点,所以用了社科学式“约等于真相”的表述来定义小红心这个新产物。

如果在这个非真实的时代选择去相信,前提是我们去相信人心的善意、与这个世界的善意。

小红书在做的这件事,是非常中国式的,或者说,是集体主义情怀的呼应。即便今天我们看了再多的 Monocle,背了再多的 Freitag,喝了再多的精酿,我们依旧不能回避集体主义文化所带给我们的印痕——我们会不时出位,但很多情况下,我们依旧相信一种“共同意见”。

但在过去的二十年、乃至十年间,共同意见依旧被那些少数派所垄断。来自媒体的榜单,评选者是精心筛选过的意见领袖、或许被筛选的也有这些意见领袖的意见,最终的榜单输送的是权威而非真实。而在消费研究领域中被捧上神坛的专业第三方报告,也愈加趋向于使用来自资深业界人士的质化数据。

这并不意味着量化数据有着天生缺陷,而是样本量仍然是影响数据有效性的最大壁垒:几万的样本量对于数据收集是巨大的挑战,但依旧不能称之为“大数据”。而某些案例下,大量的样本仍然带来了偏差性的结论(是的,在特蕾莎·梅辞职之际让我们再来看看曾经的公投:一个发生在工作日的投票让大量的上班族的意见被忽视,而他们正是那个国家最应被倾听的对象),终起原因,样本的有效性和普遍性依旧是问题的根源。

我相信,任何一个深度使用小红书的用户,他们一定是积极的、真实的消费者。他们的积极性、或者对社群归属感的需索,最终经由一场“消费世界的公投”,呈现在这样一份榜单之上。而这种植于底层样本中的真实,是一个量化调研对生态效度(ecological validity)的回应,更是将意见的出品者,从精英守门人中,赋权于普通人的手中。

因为相比面向 B 端,面向 C 端是一条更加难走的路,但也是一条更贴近用户的路,在这一点上小红书是克制,其更加看重的是用户的长期价值。

此外小红心并不避讳它的野心,就像曾经的小红书美妆品占满半边天,未来的小红心要呈现更具消费普世性的“全面公决”:实体商品、虚拟商品、体验、服务……每个消费领域,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意见的出品者,或许这既是在消费世界的语境之下“民主”的定义吧。

小红书相信普通人的力量,但我们也知道,任何一个个体的决策和评价,都是无限地趋向于主观。个人的消费价值观的与消费体验的差异,皆会带来单个样本有效性的偏差。但巨大的样本量能最大化结论的有效性,这是一个消费平台对整合民主观念,能做到的最大善意。

同时,在大众营销对消费意识形态的改造已经登峰造极的今天,最终结论输出的,或许只是品牌公关与营销行为的战果。但如果这份榜单是被消费时代中的民主信仰所背书,那最终的瑕疵与缺憾,或许也是对“民主”的叩问吧,在一个精准投放开始代替独立消费决策的今天,我们没有人能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流中独善其身。

本文来自网络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中观点不代表网推实训营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ixunying.com/2530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